|
一、活动主题
青春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17年7月至10月
三、参与人员
华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在职教师
四、团队规模和时间要求
团队人数须控制在6—20人(必须有1名指导老师),活动时间原则上为2017年7月10日至9月10日期间,原则上指导老师须随队实践。
五、实践项目类别
1. 深化改革实践观察团
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主题,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了解各领域发展变迁的历史和现实,回顾总结地方在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组织学生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位一体方针政策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实践,通过典型调查,以小见大,以此认识国情,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组织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贸易体系建设、网络通道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研究;组织学生对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深入实践,鼓励学生走进创业园、高新开发区,拜访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加强对推动“双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的了解。
2. 生态环境实践调研团
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以“环境、资源保护治理与利用”为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及科普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环境保护危机意识,促使他们在环境、资源保护治理和利用方面作出改进,帮助他们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土地占用问题、能源浪费问题、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贡献;组织相关学科专业组建环保类实践团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专业技术指导等活动。
3. 教育帮扶实践服务团
组织学生服务团队深入我省及其他省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协助当地教育部门为当地学生举办作业辅导、课程培训、素质拓展、爱心捐赠,普及救护知识和法律知识;组织学生通过线上线下调查、访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全面分析掌握当地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方法建议;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行动,建立重点队伍,开展长期帮扶和“一对一”联系,组织“夏令营”“冬令营”和长期志愿服务;广泛利用新媒体,开展微捐赠、微公益活动,号召和发起扶贫关爱行动。
4. 科普惠农实践服务团
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农民科普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用科技的力量和科学的数据给予农户实质性引导,为基地、农户申请项目扶持,帮助农户增效增收,繁荣科普事业和“三农”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为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优化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建议,促进农业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农业”的发展。通过线上线下调查、走访调研,了解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建议。
5. “党徽闪亮”实践服务团
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响应“两学一做”要求,鼓励团员青年落实从严治团、“一学一做”的有关要求,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在建团95周年之际,鼓励青年团员以实际行动为青春献礼;组织学生在建军9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军队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了解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国防知识普及、国家安全教育;组织学生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学习“八一”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6. 文化法治推广实践观察团
组织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探索实践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对乡村文化培养工作、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面临的困难,提出改进意见;关注和挖掘、整合乡村、景点的文化艺术资源、文化艺术作品及群众自办文化产业,并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推进文化健康发展和传承,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组织学生关注法制推广,通过探讨已有的或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与群众依法维权存在实现上的难点,并提出改进方案;组织学生深入调查研究地方立法执法实际情况,通过进社区、进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积极普及法律知识。
7. “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实践服务团
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尤其是广东省贫困地区及扶贫点,结合当地实际,调查地方开展脱贫攻坚以及实施“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通过与驻村干部、村两委、村民以及对口帮扶单位等不同角度的了解,收集农村“精准扶贫”典型的与好的经验做法。了解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地方出现的新情况,反映新问题,研究新经验。鼓励结合农村扶贫电商等活动,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8. 其他实践形式
组织综合性较强和以专项为主的实践服务团、下乡队伍进行立项报送,以科技、文化、卫生为主,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当地对科学发展观和“三农”政策的认识,号召当地人民共同参与新农村的建设。
六、队伍组织及资助管理
(一)校级队伍
1.校级重点实践团队。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拟组建20支校级重点实践团队,每队资助活动经费2000元。
2.校级一般实践团队。针对部分活动花费相对较少或者重点示范作用不足的实践队伍,拟组建30支校级一般实践团队,每队资助活动经费1000元。
3.校级自筹实践团队。针对部分能够通过自筹经费开展实践活动的团队,拟组建100支校级自筹团队。
活动前,校团委将认定团队是否获得公费资助,并在团队出发前对资助团队预拨基本经费500元。活动结束后依据下乡成果,确定校级重点资助团队和校级一般资助团队名单,并分别拨付资助经费余额。校团委将为校级立项团队提供校旗并为其成员购买短期保险。
(二)公共管理学院院级队伍
1.经费补助
依据申报方案,学院筛选队伍并评选出重点队伍和一般队伍,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经费资助。
对院级队伍的经费资助采取实报实销方式,统一在9月份上交下乡过程中产生的发票。
2.保险补助
完成立项申请后,学院会为通过院级审核并获得立项的队伍购买活动期间的保险。
(三)申报结果
院团委对可行方案策划书进行第一轮审核后,再交由校团委进行第二轮审核,审核时间历时5天,具体以官网发布的通知为准。
七、活动内容和流程
(一)活动方案征集
1. 策划书资料:
团队根据《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方案策划书》撰写团队策划书(见附件1);
方案策划书命名:“学院/组织全称+队长姓名+实践类别全称+方案书”;并于5月17日下午12:00前发送至scauggtwsxx@163.com
(二)申报立项
1. 立项申报资料:
(1)前期通过方案策划书的200个团队根据《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书》撰写团队立项书(见附件3);
(2)《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信息登记表》(见附件4);
(3)实践地接收单位证明(拍照或扫描后上传,需字迹清晰,公章可辨认,见附件5);
(4)学院、组织填写《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书汇总表》(见附件6)。
2. 申报方式:
通过方案策划书的团队需将立项申报书需在5月31日下午18:00前统一上交到scauggtwsxx@163.com ;其中同一队伍的立项书、立项登记表和实践地证明放同一个文件。
立项申报书命名:“学院/组织全称+队长姓名+实践类别全称+立项书”;立项登记表命名:“学院/组织全称+队长姓名+实践类别全称+立项登记表”;实践地接受单位证明命名:“学院/组织全称+队长姓名+实践类别全称+实践地证明”;队伍整体文件命名:“学院/组织全称+队长姓名+实践类别全称”;学院汇总表命名:“学院/组织全称+立项书汇总表”;邮件主题以及压缩包命名:“学院/组织全称”。
八、注意事项
1、下乡队队长为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即可参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三下乡院级立项,下乡队伍可跨年级、跨学院组成,申报活动方案需以策划书形式展示(策划书模板见附件),并于5月17日中午12:00前发送至邮箱scauggtwsxx@163.com 未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到指定邮箱的队伍,不得参与评选。
2、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宣讲会将于5月12日19:30于5C303举行,届时将对下乡技巧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请有意愿参与下乡的队伍到场参与。
联系人:
韦泳琳15813304313/674313
林玲13602752587/692587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相关附件。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实践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八日
华农公管团委|做一个有灵魂的公众号
微信ID:hnggtw |
|